版权信息

主管: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2095-61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14-1368/K

邮发代号:22-570
创刊时间:1984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投稿邮箱:1649905110@qq.com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最新动态

入侵植物在我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外来植物的入侵已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风险性持续上升的生态问题。探究和分析影响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对预测其潜在扩张区及预警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资料调查,总结了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分析了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入侵地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不同因子交互作用对入侵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全球变化下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影响因素

1 引言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地经由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扩散到另一个生境中,繁衍并建立稳定种群,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形成迫害的过程[1]。生物入侵问题由于国际间日益紧密的经济贸易、交通旅游、文化交流往来,已然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近年来,全球性生物入侵问题频发,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峻的生态挑战和经济损害。据报道,世界范围内由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4万亿美元,已确认的入侵我国大陆的618种外来入侵生物中,入侵植物有278种,主要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我国于2020年正式将包含外来生物入侵在内的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外来生物入侵的监测预警与防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探究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其分布范围和潜在侵入区域,为入侵植物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2 我国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我国地域辽阔,经度和纬度跨度比较大,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均有较大差异,前人的研究也依据不同的分类单位展开。大多数学者以我国省、市级行政区为空间单元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及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也有不少学者以单个省或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外来入侵生物的分布和特征分析。

虽然先前学者的空间分类单位不尽相同,涉及到的入侵物种由于条件限制并不全面,并且各个省份或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发生状况有所差异。但是从国家尺度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大陆各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密度和数量变化较大,总体呈现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减少的趋势。入侵植物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及东部沿海地区,其中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分布格局存在差异[2-8]

3 影响入侵植物地理分布的因素

3.1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外来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一直以来是研究植物入侵机制的首要内因,直接影响到植物的侵入性、生存繁衍以及分布扩散。国内外学者多数从植物的繁殖特性、传播特性、生态位宽度、种子休眠特性等展开研究[9-15]。入侵植物的繁殖特性对于其在新生境中成功建立种群继而向外围扩散生长有至关作用,例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以地下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能够在入侵过程中避免地上环境异常(例如火灾等)干扰[11]而迅速生长扩散。多数植物的种子体积小而轻,能够凭借外力远距离传播[9]。一些植物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随媒介传播,例如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果实顶端的尖刺会扎进物体(如轮胎)表面随交通工具传播[12]。当某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较强,具有较广的生态位,则表明其入侵潜力就越大,能够快速适应新生境。植物种子的休眠特性有助于在传播过程中顺利渡过恶劣环境,更利于远距离传播。例如豚草种子如果在不适应的环境下没有发芽,就会进入二次休眠,研究发现埋藏50年或更长时间的种子才丧失活性[11]

3.2 入侵地自然环境特征

植物是在原产地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生存繁衍,所以在入侵过程中外来植物将会受到原产地自然条件的要求和筛选,如光照、降水、温度和土壤等条件,对这种固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是决定入侵植物分布范围的最主要因素[3,9,10]。入侵我国的外来植物中一半以上产自南美洲和北美洲[2,12],并且其中适应性极强的物种已经成为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这可能由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南美洲相似,从而利于产自南美洲的植物定殖和扩散。

前人在大尺度(区域尺度)上开展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组成格局的决定性自然环境因子是纬度[2,6,7],纬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自然因子的变化[2]。张帅等[6]的研究也表明,纬度通过与气象因子发生显著关联从而影响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关系。纬度的变化影响了年降雨量、无霜期、年均温度、年极端低温等的自然环境指标,进而影响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丰富度和地理分布格局。随纬度变化的分布格局符合纬度与生物多样性呈负相关的生态学规律[2],即低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拥有更丰富的物种种类,可以解释我国南方地区拥有更多的入侵植物。

在较小尺度(某个省份或自然保护区)上分析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减弱纬度的主导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是决定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首要环境变量,主要是年降雨量、年均气温、年极端低温[7]。气温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有效积温,降雨量则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繁殖,而低温胁迫会降低植物的产量和分布。这些气象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使我国降雨充沛、年均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成为多数入侵植物定殖蔓延的温床,而大部分北方地区由于降雨稀少、冬季气温低等条件成为外来植物入侵的气象屏障。

入侵地的土壤成分和其中的金属元素也会影响入侵植物的扩散和分布[12,13]。土壤肥力高有利于入侵植物汲取生存发育所需的养分和能量,但当土壤中缺乏某种元素使也会利于一些外来植物的入侵[12],可以解释某种入侵植物的分布和土壤类型有关的现象。

此外,外来物种入侵已然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分,并且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相互促进现象。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改变,干扰所形成的空生态位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温度升高也会改变入侵物种的分布格局,尤其是入侵植物会越过原来的低温屏障,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蔓延扩张[10,13,14]。极端天气、氮沉降和CO2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有利,会提高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15-17]

3.3 入侵地社会经济要素

人类活动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持续加剧,国内外不少学者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模型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入侵植物分布的干扰。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集中在人类干扰比较严重的地区[2,3,5,8,14]。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建设,日趋频繁的国际经济贸易和跨国旅游交往加剧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进程。随着跨境电商和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国门生物安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危险性物种接连闯关,新疫情不断突发。

一些研究发现,公路铁路等路网的完善增加了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15,16],导致生境波动,再加上交通运输的高效便捷使得多数外来植物入侵到原本到达不了的地区[16]。王国欢等[7]通过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分布格局和各省的人类活动影响数据进行筛选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国民生产总值和铁路里程。张帅等[6]的研究也表明人口密度和交通密度是具有较高相关性的社会经济因素,并且在同一区域,城市化高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外来入侵植物。

我国东南地区沿海城市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经济活动强度大,对外贸易和旅游交往频繁,为外来植物入侵提供先决条件;其次,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设施较为健全,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生活水平使得东南部地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与交往密切,频繁的交通运输和人员流动加速了入侵植物的传播和扩散。而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广人稀使得人类活动和交通运输不活跃,因此入侵植物的迁移扩散受到限制,入侵植物的密度和数量均少于南方地区。此外,作为观赏花卉和药材等用途人为有意引进的外来植物也同样随着交通交往向适宜的区域迁移扩散。

3.4 不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

外来植物的入侵是具有阶段性的动态过程,在入侵的不同阶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在某个特定阶段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可能在其他阶段不起作用甚至是反作用[3]。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和分布格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2,6],并且在全球变化持续上升和人类活动强度剧烈的背景下,需要对影响入侵物种入侵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整合,综合考虑不同因子的交互作用。

Elton[17]关于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群落更能抵抗外来物种入侵的经典假说长期以来受到前人的支持和实验证明,即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抵抗力明显随着群落物种的丰富度而提升。然而近年来一些野外调查和实验结果与这个经典假说背道而驰[18]。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具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的地区遭受了较高程度的外来物种入侵[7,9,12]。一些学者认为,Elton的经典学说对于小尺度上外来入侵物种的观测不敏感,观测尺度的大小影响了本地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多样性的联系[19]。在探究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因素时,不能简单地认为本地群落的多样性能够单独影响外来物种的入侵过程和分布特征,除了本地群落多样性,其他因素例如研究尺度、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等对入侵过程和分布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不同环境因子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环境因子和经济社会因子交互作用下对特定外来植物入侵过程的影响。陈蕾伊[3]研究了温度和飓风两个因子交互作用对濒危生态系统可侵入性和入侵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飓风背景下土壤盐分的增加对本地优势植物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入侵植物影响。在飓风和全球气温增加的背景下,滨海地区可能面临更高的生物入侵风险。Store[20]的研究表明,在温度和CO2浓度两个因子同时增加的条件下,入侵美国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较本土物种能更快适应且具有更高的耐性,这可能表明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增加将会导致外来入侵物种增强耐受性[21]进而扩张分布区。

4 小结

综合上述文献,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呈现出从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递减的地理分布格局。入侵植物的自身生物学特性、入侵地生境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要素,以及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程度影响着其地理分布格局。植物的传播特性和营养繁殖特性为远距离迁徙和定殖提供基础,自身生态位广度决定了在新生境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在自然环境因子中,纬度决定了大尺度水平的入侵植物组成和分布格局,同时纬度梯度是气候因子的形成条件,而气候因子中的年降雨量、年均气温和年极端低温控制了区域尺度上的入侵植物种类和数量。经济社会因素对植物入侵的推动效果越来越显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密度是相关性最显著的人为干扰因子,人类活动强度大加上交往频繁是外来植物进一步扩张分布区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全球气温上升、CO2浓度和氮沉降增加、极端天气频发等自然环境因子累加人类活动共同改变着入侵植物的组成和分布格局。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交互累加作用将会是研究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相互关系和分布格局的热门方向。

我国东南重西北轻、沿海多西北少的入侵植物分布格局是多因素造成的,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同样需要多措并举。我国已将包含外来生物入侵在内的生物安全领域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并加快建设国家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生物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视。对于外来物种的早期预警是避免灾害发生的有效做法,主要在于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的物种信息库数据库建设和加强相邻或频繁往来地区之间的物种信息共享,为口岸的检疫工作提供依据。加强外来物种的检疫防控仍是防止其入侵危害的关键举措,在入侵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需要加强进境口岸的联防系统升级和专业人员素质的培训提升,集器物之便利与人力之灵巧以应对入侵风险。在防治已入侵的外来物种方面,提倡因地制宜的分区管理。在已造成严重危害的地区,结合物理、化学、农业和生物防治方法,在不破坏本地生态的前提下进行治理和修复;在未造成严重危害但已形成分布的地区,采用抑制其生长繁殖、限制其扩张迁移的方法逐步降低种群数量;在可能入侵或者为入侵的地区,定期定点进行风险评估和检疫监测,一经发现立即扑灭处理。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需要开展遗传、气候、人为等因素改变的条件下外来物种适应力研究、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可持续可推广的入侵物种的综合防控技术的探索。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方法研究
版权信息

主管: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2095-6185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14-1368/K

邮发代号:22-570
创刊时间:1984
出 版 地:山西省太原市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投稿邮箱:1649905110@qq.com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最新动态
论文范文

入侵植物在我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入侵植物在我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外来植物的入侵已在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风险性持续上升的生态问题。探究和分析影响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对预测其潜在扩张区及预警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和资料调查,总结了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研究,分析了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入侵地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因素以及不同因子交互作用对入侵植物分布格局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全球变化下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影响因素

1 引言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地经由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扩散到另一个生境中,繁衍并建立稳定种群,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形成迫害的过程[1]。生物入侵问题由于国际间日益紧密的经济贸易、交通旅游、文化交流往来,已然成为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近年来,全球性生物入侵问题频发,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峻的生态挑战和经济损害。据报道,世界范围内由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4万亿美元,已确认的入侵我国大陆的618种外来入侵生物中,入侵植物有278种,主要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危害。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我国于2020年正式将包含外来生物入侵在内的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外来生物入侵的监测预警与防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探究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入侵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其分布范围和潜在侵入区域,为入侵植物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2 我国入侵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

我国地域辽阔,经度和纬度跨度比较大,气候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均有较大差异,前人的研究也依据不同的分类单位展开。大多数学者以我国省、市级行政区为空间单元进行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及人类活动关系的探究,也有不少学者以单个省或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外来入侵生物的分布和特征分析。

虽然先前学者的空间分类单位不尽相同,涉及到的入侵物种由于条件限制并不全面,并且各个省份或地区的外来入侵植物发生状况有所差异。但是从国家尺度上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大陆各区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密度和数量变化较大,总体呈现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减少的趋势。入侵植物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及东部沿海地区,其中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植物物种丰富度和密度分布格局存在差异[2-8]

3 影响入侵植物地理分布的因素

3.1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外来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一直以来是研究植物入侵机制的首要内因,直接影响到植物的侵入性、生存繁衍以及分布扩散。国内外学者多数从植物的繁殖特性、传播特性、生态位宽度、种子休眠特性等展开研究[9-15]。入侵植物的繁殖特性对于其在新生境中成功建立种群继而向外围扩散生长有至关作用,例如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以地下根茎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能够在入侵过程中避免地上环境异常(例如火灾等)干扰[11]而迅速生长扩散。多数植物的种子体积小而轻,能够凭借外力远距离传播[9]。一些植物的形态特征有助于随媒介传播,例如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果实顶端的尖刺会扎进物体(如轮胎)表面随交通工具传播[12]。当某种植物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较强,具有较广的生态位,则表明其入侵潜力就越大,能够快速适应新生境。植物种子的休眠特性有助于在传播过程中顺利渡过恶劣环境,更利于远距离传播。例如豚草种子如果在不适应的环境下没有发芽,就会进入二次休眠,研究发现埋藏50年或更长时间的种子才丧失活性[11]

3.2 入侵地自然环境特征

植物是在原产地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生存繁衍,所以在入侵过程中外来植物将会受到原产地自然条件的要求和筛选,如光照、降水、温度和土壤等条件,对这种固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是决定入侵植物分布范围的最主要因素[3,9,10]。入侵我国的外来植物中一半以上产自南美洲和北美洲[2,12],并且其中适应性极强的物种已经成为危害严重的恶性杂草,这可能由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南美洲相似,从而利于产自南美洲的植物定殖和扩散。

前人在大尺度(区域尺度)上开展外来入侵植物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组成格局的决定性自然环境因子是纬度[2,6,7],纬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自然因子的变化[2]。张帅等[6]的研究也表明,纬度通过与气象因子发生显著关联从而影响外来入侵物种的空间分布关系。纬度的变化影响了年降雨量、无霜期、年均温度、年极端低温等的自然环境指标,进而影响了外来入侵植物的丰富度和地理分布格局。随纬度变化的分布格局符合纬度与生物多样性呈负相关的生态学规律[2],即低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拥有更丰富的物种种类,可以解释我国南方地区拥有更多的入侵植物。

在较小尺度(某个省份或自然保护区)上分析外来入侵植物分布格局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减弱纬度的主导影响,结果表明气候是决定入侵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首要环境变量,主要是年降雨量、年均气温、年极端低温[7]。气温的变化影响了生物的有效积温,降雨量则直接影响植物的生存繁殖,而低温胁迫会降低植物的产量和分布。这些气象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使我国降雨充沛、年均气温较高的南方地区成为多数入侵植物定殖蔓延的温床,而大部分北方地区由于降雨稀少、冬季气温低等条件成为外来植物入侵的气象屏障。

入侵地的土壤成分和其中的金属元素也会影响入侵植物的扩散和分布[12,13]。土壤肥力高有利于入侵植物汲取生存发育所需的养分和能量,但当土壤中缺乏某种元素使也会利于一些外来植物的入侵[12],可以解释某种入侵植物的分布和土壤类型有关的现象。

此外,外来物种入侵已然成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组分,并且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相互促进现象。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生态系统组成结构的改变,干扰所形成的空生态位利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温度升高也会改变入侵物种的分布格局,尤其是入侵植物会越过原来的低温屏障,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蔓延扩张[10,13,14]。极端天气、氮沉降和CO2浓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有利,会提高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15-17]

3.3 入侵地社会经济要素

人类活动对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持续加剧,国内外不少学者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模型分析探讨了人类活动对入侵植物分布的干扰。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集中在人类干扰比较严重的地区[2,3,5,8,14]。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建设,日趋频繁的国际经济贸易和跨国旅游交往加剧了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进程。随着跨境电商和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国门生物安全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危险性物种接连闯关,新疫情不断突发。

一些研究发现,公路铁路等路网的完善增加了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15,16],导致生境波动,再加上交通运输的高效便捷使得多数外来植物入侵到原本到达不了的地区[16]。王国欢等[7]通过对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分布格局和各省的人类活动影响数据进行筛选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国民生产总值和铁路里程。张帅等[6]的研究也表明人口密度和交通密度是具有较高相关性的社会经济因素,并且在同一区域,城市化高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外来入侵植物。

我国东南地区沿海城市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经济活动强度大,对外贸易和旅游交往频繁,为外来植物入侵提供先决条件;其次,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交通设施较为健全,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生活水平使得东南部地区人口密集,人类活动与交往密切,频繁的交通运输和人员流动加速了入侵植物的传播和扩散。而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地广人稀使得人类活动和交通运输不活跃,因此入侵植物的迁移扩散受到限制,入侵植物的密度和数量均少于南方地区。此外,作为观赏花卉和药材等用途人为有意引进的外来植物也同样随着交通交往向适宜的区域迁移扩散。

3.4 不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

外来植物的入侵是具有阶段性的动态过程,在入侵的不同阶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在某个特定阶段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可能在其他阶段不起作用甚至是反作用[3]。外来物种的成功入侵和分布格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的[2,6],并且在全球变化持续上升和人类活动强度剧烈的背景下,需要对影响入侵物种入侵过程的各种因素进行整合,综合考虑不同因子的交互作用。

Elton[17]关于具有丰富多样性的群落更能抵抗外来物种入侵的经典假说长期以来受到前人的支持和实验证明,即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抵抗力明显随着群落物种的丰富度而提升。然而近年来一些野外调查和实验结果与这个经典假说背道而驰[18]。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具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的地区遭受了较高程度的外来物种入侵[7,9,12]。一些学者认为,Elton的经典学说对于小尺度上外来入侵物种的观测不敏感,观测尺度的大小影响了本地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多样性的联系[19]。在探究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因素时,不能简单地认为本地群落的多样性能够单独影响外来物种的入侵过程和分布特征,除了本地群落多样性,其他因素例如研究尺度、环境资源的利用率、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等对入侵过程和分布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不同环境因子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探讨了全球变化背景下自然环境因子和经济社会因子交互作用下对特定外来植物入侵过程的影响。陈蕾伊[3]研究了温度和飓风两个因子交互作用对濒危生态系统可侵入性和入侵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飓风背景下土壤盐分的增加对本地优势植物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入侵植物影响。在飓风和全球气温增加的背景下,滨海地区可能面临更高的生物入侵风险。Store[20]的研究表明,在温度和CO2浓度两个因子同时增加的条件下,入侵美国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外来物种较本土物种能更快适应且具有更高的耐性,这可能表明全球变暖和温室气体增加将会导致外来入侵物种增强耐受性[21]进而扩张分布区。

4 小结

综合上述文献,外来入侵植物在我国呈现出从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递减的地理分布格局。入侵植物的自身生物学特性、入侵地生境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要素,以及不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都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程度影响着其地理分布格局。植物的传播特性和营养繁殖特性为远距离迁徙和定殖提供基础,自身生态位广度决定了在新生境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在自然环境因子中,纬度决定了大尺度水平的入侵植物组成和分布格局,同时纬度梯度是气候因子的形成条件,而气候因子中的年降雨量、年均气温和年极端低温控制了区域尺度上的入侵植物种类和数量。经济社会因素对植物入侵的推动效果越来越显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密度是相关性最显著的人为干扰因子,人类活动强度大加上交往频繁是外来植物进一步扩张分布区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全球气温上升、CO2浓度和氮沉降增加、极端天气频发等自然环境因子累加人类活动共同改变着入侵植物的组成和分布格局。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交互累加作用将会是研究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相互关系和分布格局的热门方向。

我国东南重西北轻、沿海多西北少的入侵植物分布格局是多因素造成的,对于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控同样需要多措并举。我国已将包含外来生物入侵在内的生物安全领域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并加快建设国家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生物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视。对于外来物种的早期预警是避免灾害发生的有效做法,主要在于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的物种信息库数据库建设和加强相邻或频繁往来地区之间的物种信息共享,为口岸的检疫工作提供依据。加强外来物种的检疫防控仍是防止其入侵危害的关键举措,在入侵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需要加强进境口岸的联防系统升级和专业人员素质的培训提升,集器物之便利与人力之灵巧以应对入侵风险。在防治已入侵的外来物种方面,提倡因地制宜的分区管理。在已造成严重危害的地区,结合物理、化学、农业和生物防治方法,在不破坏本地生态的前提下进行治理和修复;在未造成严重危害但已形成分布的地区,采用抑制其生长繁殖、限制其扩张迁移的方法逐步降低种群数量;在可能入侵或者为入侵的地区,定期定点进行风险评估和检疫监测,一经发现立即扑灭处理。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需要开展遗传、气候、人为等因素改变的条件下外来物种适应力研究、外来物种和本地物种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可持续可推广的入侵物种的综合防控技术的探索。